近两年来,由于疫情持续不断,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都被迫关闭,仿佛关闭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户。
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,打开抖音,透过网络,却有更多的博物馆、资深导游、文物工作者,文博爱好者用短视频发挥所长,让千年文物重现生机。 在抖音里纵览古今,你会发现,世界远不止眼前的宽广,还有纵向的深度。
95后女博士用短视频科普考古
考古圈中有俗语云:有女不嫁考古郎,一年四季守空房。但现在,考古专业的魅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,女孩子也可以在这个领域大放异彩。
在抖音水星逛博物馆的主页里,95后浙大女博士通过视频向网友们科普考古、历史、文化相关知识,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知识。
跟她一起探秘龙游石窟,逛乾陵,解锁金字塔主题密室逃脱,了解古埃及的武则天……360度环绕的VR直播镜头,还可以随时放大、暂停,配上主播专业俏皮的讲解,高深莫测的历史知识被瞬间解码。
文物本身是不会说话的,或者说,它自身透漏的信息,是有限的,至少是形不成系统认知的。
但在水星的分析下,古墓遗址仿佛成了犯罪现场,在介绍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的视频里,她把考古知识融入于墓穴主人和盗墓贼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当中,每处不能放过,每物皆得小心,甚至,连古人的动机、用心,也能够一点点推理。
更难得的是,为确保科普内容的准确,水星拿出了自己学术研究的态度。制作视频前,她往往要查阅书籍、论文、多种资料,一段几分钟的视频,光查阅资料和撰写文案的时间就要两三天。
“水星虽然名字里有水,却是所有行星里最干燥的,没有一滴水的一颗星球。正如水星的视频里干货满满,没有水分。
立志讲好文物,文化大叔走红抖音
有美女博士,自然也有满腹经纶的考古大叔。
在抖音里,打开陵西散人的主页,他这样介绍自己:“初考古,薪奉薄,碌碌十载遂之出;后从商,土木工程岁入丰;商不喜,又从文,转型民营博物馆,两载,天降灾疫,馆闭,落一散人也。然,传播华夏文明之重任,焉能停歇?”
从“千年饺子”“千年咸鱼”到“古人饮食”,从“大明飞鱼服”“唐代绣花鞋”“历代挎包”到“辽代门吏时装秀”,从“靖王搓澡器”到“黄金覆面”,从“大唐遗珍”再到“再现敦煌”……陵西散人上百条文物、考古、历史知识视频,涉及到古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。宅在家中的我们,不用排队,动一动手指,就可以轻松欣赏到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。
透过他的讲解,我们发现原来历史课本里的古人那么可爱俏皮,一件件文物,已不再是简单的物件,它有灵魂,有情绪,有故事。
截至目前,陵西散人已积累181.7万粉丝,获赞480.9W,发布了400多条短视频,果真是一直奔忙在文博的路上。
北大毕业后他陪大家云游博物馆
专业的博物馆机构为了追求严谨,内容往往四平八稳,准确性得以保证的同时,难免有失趣味。一些特别能“侃”的导游、解说,虽然讲解得天花乱坠,但往往缺乏专业知识背景,内容很难经得起推敲。
而在抖音创作者“古猫陪你去看博物馆”的作品里,一个声音认真解说,另一个声音以“古猫”的形式作为捧哏,适时提出一些轻松好玩的问题,成功将专业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。
由于短视频时间限制,视频中的每一个梗都必须出现得简单直接,足够吸引眼球。每天聊一件文物,抓大放小,直奔亮点,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。
创始人汤诗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,这个因奥数被保送北大后又改学考古的高材生,阴差阳错下弃理从文,从此深深爱上了考古。团队中四分之一的成员都毕业于四川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考古专业。 “江边散步见到金印章”“这个西夏大妹子你肯定打不过”“镇墓界F4四大神兽”……翻看他们所做的短视频产品,从标题就能感受到一点“耳目一新”。
国际博物馆协会曾这样定义博物馆:“博物馆不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,还应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。” 曾经,它离我们如此之远,但现在,它又离我们如此之近。
究其原因,是一群热爱考古的人,正在努力帮助博物馆与大众对话。 在抖音,只需一个镜头,就可以发现文物另一面的精彩。不需要穿梭在嘈杂的人群,不会因疫情发展影响行程安排……有形的文物或许总有消逝的一天,但无形的记忆和文化,却会因为当下的传承和保护而历久弥新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财经消费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网,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:gkjnet@qq.com